9月3日上午,河南大学党委办公室党支部与物理与电子学院行政党支部联合开展专题党日活动,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况。校党委书记季波出席并发表讲话。两个支部党员、2025级本科新生代表参会。季波与师生们亲切交流观看心得体会。他指出,九三盛大阅兵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致敬历史、赓续传承、面向未来的爱国主义大思政课,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推进...
9月2日上午,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国河带领郑州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智库中心等部门到我校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调研交流。我校党委副书记杨萌芽,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由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蔡建东主持。杨萌芽对韩国河一行到河南大学调研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发展规划、文科建设状况、交叉学科培养以及河南大学...
聚焦教学提质量,共启学期新征程。8月29日下午,我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在金明校区行政楼249会议室召开。副校长白莹、本科教学督导组全体成员、各培养单位教学副院长、公共教学部副主任、科研平台副主任、教务办公室主任、教务处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何欣主持。会上,教务处各分管领导围绕开学教学工作准备、推荐免试研究生安排、创新实践类课程优化、教育教学类奖项培育、课程建设与特色课程开发、...
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5年度评审结果,我校科研立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校获批项目总数达136项,较2024年新增35项,增长33.1%,资助直接经费突破6300万元。这一成绩创下我校历史最高水平,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科研态势。此次获批项目结构呈现“多点开花”新局面:获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原国家杰青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原国家优青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1项、面上...
8月20日至22日,由河南省物理学会与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承办的2025年河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暨实验教学研讨会在金明校区举行。副校长薛波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由物理与电子学院执行院长李国强、党委书记张慧主持。薛波代表学校向所有参赛选手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办学理念。河南大学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肩负着推...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成果评选结果,我校申报的《“政青春”育人工程》项目经网络评审、专家评议、现场展示、实地考察等环节,荣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成果项目一等奖。“政青春”育人工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密结合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政青春”为主题,系统打造了低年级培雏、中年级壮骨和高年级助飞的“三维一体”实践育人服...
青年时代常香玉扮花木兰 图片由作者提供【抗战中的百年巨匠】提起豫剧大师常香玉,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她捐飞机的壮举。在抗美援朝期间,她卖掉金银首饰、汽车,以180天上演175场的高强度演出,筹集巨资,完成了捐赠飞机的义举。实际上,常香玉的爱国思想在青少年时就植根心底。据《河南民报》记载,常香玉自14岁起就开始参加赈灾义演、捐资助学、游艺大会等活动。1937年3月,已是豫西调名坤伶的常香玉赴河南巩义献艺助赈。她...
近日,我校傅声雷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Underappreciated role of canopy nitrogen deposition for forest produ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依托全球首个林冠模拟氮沉降大型野外控制实验平台,通过十年的野外实验发现冠层氮添加显著提升森林生产力和碳汇效率(为林下施氮的3.5倍),揭示了冠层吸收截留是决定大气氮沉降生态效应的关键环节,忽视冠层过程将系统性低估森林碳汇,对改进全球碳循环模型...
8月8日—10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决赛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举办。本次竞赛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多所学校与科研院所协同承办,吸引全国30省(市、自治区)243家单位、约5600名师生参赛,经网络评审和八大分赛区推荐,最终选拔283支队伍入围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斩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四项,并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其中,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
8月16日—19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参赛教师团队斩获国家级奖项两项,其中建筑工程学院张建伟团队荣获产教融合地方高校组二等奖、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付记亚团队荣获基础课程正高组三等奖。本届大赛共设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七个赛道。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